201608231131 驚鴻一瞥的墨西哥城(3之3)
驚鴻一瞥的墨西哥城(3之3)
8/16/2016
因天色漸暗,我只能再登上CDMX觀光巴士,把剩下未走完的景點以「一氣呵成」的方式「一網打盡」,沿途所見的都是代表這個國家歷史、文化及現代化過程軌跡的重要建築,如建於1938年,每年11月20口纪念墨西哥革命日的革命紀念碑(Monumento ala Revolucion)、看起來像魔術方塊的科技大樓、Polanco時尚大樓 (El Palacio de Hierro)、索馬亞博物館(Museo Soumaya)、水族館 (Acuario Inbursa)、及國家劇院(Auditorio Nacional)等,我知道若光進入這些館內參觀就足足要多需一整天的時間,所以就只能hop on在車上,忙碌地捕捉鏡頭獵物,也算「驚鴻一瞥」地留下烙印。
翌日(5/9)上午,我又加入先前報名到墨西哥城北隅及其東北角近郊的另一個十人經典旅遊團。第一個必遊景點,就是拜訪僅次於歐洲的梵蒂岡(Vaticano),全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天主教聖地──平均每年有 1,400萬人次造訪,坐落在離墨西哥城市以北不遠的特佩亞克聖山(Tepeyac Hill)下的瓜達盧佩聖母全國大教堂(Basilica de Guadalupe)。這是ㄧ個依山而建的教堂群,合諧地將各種不同特質的教堂集中於此,以滿足各不同文化與種族的共同信仰需要。1974 年在這聖地中的原始教堂旁,蓋了這個擁有獨特的環形造型的新教堂,頂上像是加上一頂皇冠,又像是批上一層神聖的斗篷。她可同時讓五萬名遊客參觀。每年12月12日瓜達羅佩聖母節來臨時,除了墨西哥國內的信徒,還有來自拉丁美洲其他各國有超過百萬的信徒們在這教堂裡外(含大廣場)舉行宗教儀式。
入內後,可以踏上移動式走道,從下方仰望全球天主教徒都希望能朝聖到的瓜達羅佩聖母像(相傳在16世紀聖母瑪麗亞的像顯靈在此地一農夫家中的一塊布上,後來成為這教堂的珍藏)。不僅如此,遊客及信徒可以從教堂內的任何角度看到聖壇上的聖母布像。同團一個六人祕魯家庭的老父親,顯然是一虔誠的天主教徒,看到聖母像時的激動地頂禮模拜、喃喃自語,並不斷以西語加手勢似乎向我敘述一些神奇的故事,並傳達他神聖的宗教觀。我在完全聽不懂的情況下,只有面帶微笑及用「讚」的手勢來回應老先生的熱情。
午餐後,導遊帶我們到墨西哥城東北方約40公里處,位於墨西哥谷的小型中央谷地一個所曾經存在的古代印地安文明(200 B.C.~750 A.C.),稱為“特奧蒂瓦坎(Teotihuacán)” 遺蹟的神秘地方。它的中央有一條南北向的軸心稱為「亡靈大道」(納瓦特語:Micaohtli);大道的北端是長寬分別為170公尺、150公尺的月亮金字塔(Pyramid of the Moon/Pirámide de la Luna),中段的東側則是古代墨西哥最高(64公尺)及最大(225公尺乘以222公尺)建築的太陽金字塔(Pyramid of the Sun/ Pirámide del Sol)。特奧蒂瓦坎文明為何在公元750年突然在這地方消失迄今仍是無解的謎(現代人難免繪聲繪影地扯到外星人),且這近千年的文明也未留下任何文字紀錄,反倒是馬雅人把特奧蒂瓦坎寫入馬雅文明的史料中。這兩座金字塔的造型類似,都是採用階梯狀的梯型疊成、正前方設置有非常陡峭的走道。
在空曠的大道上及兩座金字塔區幾乎沒有任何可以遮蔭的地方,當天烈日當空,所以導遊警告我們要做好防曬及攜帶足夠飲水的準備。在導遊做完綜合介紹之後,就給我們一個半小時自由登塔探索。兩座金字塔其實都保持原始的狀況,在陡峭的坡道上,除了只有兩根鋼索可以讓人牽引往上爬外,並沒有提供其他登塔的方式,也沒有防範不慎摔落的安全措施。所以是否要爬上金字塔要量力而為。我當時心想到了這麼遙遠及神秘的地方若不嘗試一下,那一定會遺憾,所以就從比較低且小的月亮金字塔嘗試,順著人群一起腳踏階梯、手握鋼索往上攀爬。到了塔中間約是一個約50公尺見方的平台,可以鳥瞰整個大道及遠眺約200米外的太陽金字塔,並試圖想像2千多年前印地安人在此向上天及月亮膜拜時的情景。從塔上回到地面時,非得格外小心,並雙手緊握鋼索一步一步往下,否則一旦失足後果就不堪設想。到了更高、更陡峭的太陽金字塔下,我琢磨了半天,考慮到塔頂上下一趟可能要花上一個小時,這可真是一大挑戰,加上擔心會被曬成「烤雞」的疑慮,也只有在塔底基座四週走走、照照相,就算是到此一遊了。
結束了這一神秘的探索之旅,回到酒店已經傍晚,先把行李打包好,然後痛快地泡了一個澡,並在酒店叫了一客牛小排加上一杯紅酒犒賞一下自己,就獨自地在已住了六天的房間內享受這一頓晚餐。休息了三個多小時後Check out, 始終面帶笑容的Jose幫我叫好了準備送我到國際機場的車。臨行前,熱情的Jose給我一個大擁抱,我把早算好身上所剩226披索扣掉車資140,結餘的全給他當小費,以感謝他近一週來如此貼心的服務。到了機場在墨航櫃台前完成了報到,拿了boarding pass也沒仔細看,到了安檢時才被告知我的護照與boarding pass的名字不一樣,墨航櫃台人員把我與另一位同樣都是H字母開頭姓氏的日本旅客搞混了。立刻返回到櫃台向原來那位服務先生表式不滿,他在即時更正後,走出櫃台向我深深一鞠躬並不斷表達歉意,我也就不好再責難了。在lounge等待休息2小時,再歷經了22小時搭深夜航班飛到東京再轉機飛回了台北,結束了這趟來回三萬公里極為豐富的長征。
這一趟墨西哥之行對我而言可謂意義非凡,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接觸到中南美洲(雖然墨西哥就實際地理位置而言是屬於北美洲,但所擁有的卻是百分之百的中南美洲的文化),包括我所接觸華為公司來自於12個國家及加勒比海地區的中南美洲員工,參加兩個當地旅遊團所認識的來自於其他中南美國家的旅遊者。也才發現自己之前對於墨西哥及中南美洲國家的風俗民情及文化是如此地陌生,且還隱含有一種無知的偏見。經過這一趟來回的旅程,高興地發現自己學到不少東西;學到一家中國企業如何在中南美洲深耕與當地文化融合在一起而共創雙贏,其華籍員工又是如何地辛勤在海外打拼;學到一個城市如何精雕細琢其得天獨厚的特色來發展觀光而得到來自全球旅遊者的青睞;看到一個國家在經過300多年的殖民統治與歧視之後,仍能屹立不搖地保留自己獨有的文化及與世界同步脈動的宗教信仰。其次,這一趟意外之旅更讓我預計於明年六月與友人共組旅遊團前往秘魯去探索印加文化的行程規劃打了個底。
結束本文前正好看到壹周刊353期一篇標題為〈窮極也風流 墨西哥城〉的文章,其中有這麼一段“墨西哥有每天賺不到五美元的貧民,也有財富超越比爾蓋茲的首富史林姆;在街頭,西裝筆挺的中產階級坐得高高在上,擦鞋工人低頭拚命擦擦擦的街邊景象比比皆是,貧富懸殊,仍是一個傷口。雖然窮,在墨西哥城卻感覺不到一絲怨氣,他們享受在豪華麵包店買一個三元的墨西哥麵包;連郵局也像金宮殿;悶的話,黃昏時跑到戶外廣場聽歌跳舞,免費娛樂…”這也算反映我所見到墨西哥的若干寫照──雖四周被貧民窟所圍繞,墨西哥城卻從未失去其應有的亮麗及驕傲,樂天知命又友善的人民,經常以微笑來擁抱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且永不帶悲情地告訴您他們過去所發生的故事。
〈 全 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