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91803一場精緻的歐洲藝術及文化之旅 (總結篇2── 旅遊心得與檢討)

    一場精緻的歐洲藝術及文化之旅 (總結篇2─旅遊心得與檢討) 

                                                             5/9/2011

    個這趟旅程中,我們幾乎用到了所有可用的交通工具;包括搭飛機飛行了24,300餘公里(台北-香港-倫敦-羅馬來回)、搭郵輪走訪「西地中海」總共航行5,450公里(如「郵輪遊」樂逍遙西地中海」郵輪遊)、搭火車(義大利國鐵+歐洲之星高鐵)到義大利五個城市將近走了2,100公里、在英國搭巴士到溫莎堡、史前巨石群及巴斯市來回約450公里(如倫敦「深度」遊)、友人開車載我們一起遊倫敦近郊的布萊頓(如歐洲訪友及「布萊頓」遊)來回約270公里、乘郵輪所安排的巴士遊四個城市開了共約100公里、搭巴士到翡冷翠近郊的「The Mall Outlet」shopping來回120公里、乘「水上巴士」順著「大運河」繞威尼斯約20餘公里,以及最重要的是我們靠兩條腿在倫敦、義大利各自助旅遊點走了約200公里【我隨身帶了「記步器」總共累積了43萬9,679步,平均我每一萬步約是4.5公里】(如比薩、佛羅倫斯、維洛納行腳威尼斯、梵諦岡、羅馬深度遊)所以天上飛、海上遊、陸上行、兩腿走,加在一起總共將近是33,000公里(等於是繞了地球赤道長度40,700公里的五分之四)。我因此而稱此趟之旅為「壯遊(Grand Tour)」應再恰當不過了!

 飛行航程圖

 搭義大利國鐵行程圖

    現再將此行按「主題」做一分類整理,並藉此提出更具體的心得以饗讀者。我們飽覽了英國、義大利境內12處最具特色,收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包括:「永恆之城」的羅馬古城區(1980年評定、「羅密歐茱麗葉愛情背景地」的維洛娜(2000年評定)、「全世界小的獨立國」的教皇國-梵蒂岡(1984年評定)、「地球上獨一無二水上之城」的威尼斯(1987年評定)、「世界七大奇景」的比薩斜塔(1987年評定)、「文藝復興,璀璨之城」的佛羅倫斯(1982年評定)。若以單一景點而言,列入UNESCO的還包含:古羅馬競技場、世界最高的摩天輪的「倫敦眼(London Eye)」、巨石群(Stonehenge【1986評定】),以及這次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世紀婚禮」所在地的「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1987年評定】)」、巴斯(City of Bath1987年評定】)、倫敦塔【1988年評定】等。此外,我們去了畢卡索出生地的西班牙的馬拉加(Malaga)與哥倫布出生地熱那亞(Genova);在地處亞熱帶特內里費(Santa Cruz Tenerife)海邊看到常年覆蓋白雪山頭的奇景;在豐沙爾(Funchal)搭纜車穿越了全世界第二高的Cabo Girao海岸懸崖。

    在總共到過的5個國家、15個城市中,我們參觀過最多的是,超過30個大大小小、最能代表歐洲宗教、藝術與文化的「教堂」。包括「世界五大教堂」中第一大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能同時容納6萬人禮拜)、第四大教堂的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能同時容納1萬5千人禮拜,其長158米,寬38米的圓頂是世界最大的圓頂)、世界第五大(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英國最大)的聖保羅大教堂在世界五大教堂中,我們尚差世界第二大的義大利米蘭大教堂,世界第三大西班牙賽爾維大教堂未去過)。我們參觀過次多(共約20處),卻花的時間最多的則是博物館與美術館。除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的倫敦大英博物館【展物如下圖】(其他世界五大博物館包括:巴黎的羅浮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大陸說是北京故宮等亦都去過不只一次,尤其是台北故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埃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則是於2016年去的)。

以上均為大英博物館展物

我們還去了「歎為觀止」的梵諦岡博物館、被譽為「義大利最大,也是「世界五大美術館之一」的佛羅倫斯烏非茲美術館、享有一定盛名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及蒐集藝術泰斗作品的泰特現代美術館等。至於,在倫敦的博物館中我們最喜歡也推薦應該參觀的則有:溫莎堡、倫敦塔、科學博物館、維多利亞及亞伯特博物館及自然歷史博物館、邱吉爾二次大戰的作戰指標中心。

 

梵諦岡博物館地圖室屋頂

拉斐爾《聖禮的辯論》

泰特美術館展物

泰特美術館Andy Warhol作品

敦塔展示的中世紀騎士

倫敦科學館展示人類飛行夢想

    英國皇室也是我們此行最有興趣參觀的「主題」之一。在英旅遊期間,整個所到之處,似乎都彌漫著一股英國人準備迎接一場威廉王子與凱特「世紀婚禮」的氣氛,處處可見兩人親密的照片登在敘述這段姻緣的報章、書籍、雜誌上(這似乎對已不再是「日不落國」的大英帝國子民,許久以來難得的一次可以藉這對又是「俊男美女」又是「王子與灰姑娘」童話故事真實版來振奮一下持續低迷的人心)。大部份與皇室有關的地方,包括:白金漢宮、西敏寺、亞伯特演奏廳、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House)、黛安娜王妃紀念池、布萊頓(Brighton)的皇家行宮(Royal Pavilion)等我們都很投入地參觀。當然,進入白金漢宮的「皇家文物展示中心(Royal News)」,看到國王登基、出行、皇室婚禮時所搭乘的各種不同的馬車,而在倫敦塔的「珍寶樓」所看到從15世紀「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以來迄今,各君主、王公貴族所使用的「王冠」、「權仗」與稀世珠寶等都使我們印象深刻。

倫敦皇家歌劇院

    Shopping從來就不是我們旅遊的目的,但此行零零碎碎也買了一些價位不高的小紀念品、適合自己與家人用的衣服、鞋子,送朋友的小飾物、香水、保養品等。有些地方的東西很好、很特殊卻買不下手。然就算純window shopping也是一種享受。在此,也推薦以下值得逛甚至於「血拼」的地方:倫敦卡地里圓環 (Piccadilly Circus) 、海斯商場、柯芬園 (Covent Garden)、布萊頓(Brighton)巷道區(The Lanes)、佛羅倫斯中央市場/露天市場與近郊的The Mall Outlet、以及羅馬「精品」與「時尚」之區──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巴貝里尼廣場(Piazza Barberin)」等。至於美食,我們雖然曾在郵輪上被天天及餐餐美食給寵壞了,但後來的「粗茶淡飯」我們也「甘之如飴」。其實我對「美食」的定義很簡單,並不是一定要多「高貴精緻」,多「色香味俱全」,只要是「能引起食慾的」都可稱之,而沿途所到各地,幾乎都吃到各有特色的美食。當「饑寒交迫」時,在西敏寺附近吃的一客最普遍、廉價的英式〝煎魚薯條(Fish and Chip)〞可能是此行最「沒齒難忘」的美食了。春節除夕在倫敦唐人街排了一個多小時才吃到的一頓港式料理,在那當下使我們覺得是吃過最好的中餐。在威尼斯「利雅德橋 (Ponte di Rialto)」旁的一家餐廳邊賞夜景、邊吃看起來「污漆嘛黑」的〝墨魚麵(Spaghetti Al Nero DiSeppia)〞也使我覺得是一種「莫大享受」。羅馬的西班牙廣場附近享受義式情調晚餐與餐後咖啡更是「無法忘懷」。另外,我們此行每一地方的住處都安排的不錯,而最值得推薦的是佛羅倫斯的HOSTEL ARCHI ROSSI,及威尼斯Hotel Casa Cosmo的傳統義式民宿(年輕屋主把收集到各國紙鈔放在櫃台玻璃墊下,我也送他一張百元台幣)。

 情調的義式咖啡

    此行所到的英、義、西、葡等歐洲國家現都有經濟發展困窘及主權債務的問題,不管是用其英文名稱的字頭簡化成「歐豬(PIIGS)」5國(葡、義、愛、希、西);或隨著主權債務問題的擴散連英國也被加進去稱為「笨蛋(STUPID)六國」(西、土、英、葡、義和杜拜)。我個人則是認為還好我們所到的這四個國家,他們的祖先留給他們輝煌的歷史及豐富的藝術與文化遺產,加上他們現在所努力發展出精緻的「觀光產業」,否則他們可能會沒落到一無所有。台灣與大陸都繼承了更豐碩五千年中華文化的資產,但兩岸在觀光產業發展上與這些國家相比,可是落後相當多的(尤其是史料與古蹟整體系統化的保存、管理與創新,【近幾年大陸已有很大的改善】),這也是我此趟歐洲行的一項領悟。

    由於行前細膩地規劃及充分地準備、行程中有效的執行與妥善地對時間、預算、旅遊品質及風波的控管,及所採取行程上適當的變更,使我們得以極其圓滿地完成此趟歐洲行。最值得稱道的是我們並沒有刻意省錢而是「隨心所欲」的吃、用、玩、買,並享受到平均「三星級(除郵輪行外)」的旅遊水平,卻比目標預算(台幣30萬)節省了15%,且全程除只丟掉了一把雨傘外,沒有任何財務損失。另除時間之長、旅程之遙外,讀者可從我連續9週總共超過2.5萬字的旅遊報導及500張照片中,應該發現我們此行內容之「豐富多元」、看到景致之「奇特優美」、參觀建築物之「雄偉壯觀」、並穿越超過五千年時空看到人類歷史的遺跡與文化經典;而旅遊過程之「回味無窮」、沿途之「順利無礙」,感受上之「歡愉舒暢」等都是我們這人生中最成功的一次「生活專案」。最令我高興的是,我能首次為這樣一個專案,留下一個完全不一樣且可廣泛提供給云云眾生都能參考運用的「結案報告」,可真覺得有這麼一點點「成就感」!

《全 文 完》

    (按:本「自助旅遊」系列一~九連載之「一場精緻的歐洲藝術及文化之旅」終於以超過我預期的方式完成了,本系列文章與照片於20218月初完成大幅度最終版本的變動與修訂。建議讀者若有興趣可再從頭瀏覽一遍。)

上一篇:一場精緻的歐洲藝術及文化之旅 (總結篇1─ 行程及風險控管與經驗學習) 

第一篇:一場精緻的歐洲藝術及文化之旅(行前準備篇)【本系列文章各上下各篇間均有連結,可從第一看到第九篇】 

 

回應

花甲旅行者Barry 現居美國加州的專案管理及旅遊資深顧問、專業講師與演講者、專業管理書籍作者、部落客、全球旅行者、國際志工、專欄作家;為美、中、台五家公司創辦人、兩家專案管理社團法人創會者。因工作差旅及個人旅遊愛好,迄今已遊歷過世界五大洲45個國家超過300座城市及全球百餘處世界級名勝與自然景點(其中半數是自助型深度旅遊),他非常樂意在其兩個不同的園地-「Traveler的世界版圖」ˋ「專案管理熊培霖老師」分享他豐富的旅遊、專案實戰與教學之經驗。